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2年第18期
编号:13176942
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参麦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评估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9月15日 王连心 谢雁鸣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:对参麦注射液临床安全性研究文献进行分析,以了解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。方法:对患者的性别、年龄、所患疾病等基础信息,使用剂量、溶媒等用药信息,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、症状等信息进行分析。结果:不良反应多集中在41~50岁的中年人,原患肿瘤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,各种溶媒、各用药剂量段均有不良反应发生,并以30 min以内出现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为主,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。结论: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、临床合理用药及患者个体因素等关系密切,要求临床医师高度警惕,以保障用药安全。

    [关键词] 参麦注射液;不良反应;安全性;文献分析

    参麦注射液是根据《症因脉治》中的古方“参麦饮”研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,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的疗效,然而随着一些中药注射剂不断出现安全性问题,参麦注射液的安全性也应引起重视。

    1 参麦注射液疗效与安全性概述

    参麦注射液由红参和麦冬组成,具有益气固脱,养阴生津,生脉之功效,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红参含人参皂苷和少量挥发油、糖类、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,具有兴奋中枢、强心、抗过敏性休克及增强机体对一切刺激适应能力的作用,麦冬含甾体皂苷、谷甾醇、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生物活性物质,具有强心、抗心律失常、增强心脏耐缺氧能力和抗菌等功效[1]。

    然而,参麦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,成分较为复杂,在生产过程中,酶、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在提取过程中往往难以提纯,《中国药典》也未做不溶性检测规定,在药品制备过程中这些物质若直接进入血液,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,当机体再次接触该抗原后易引起变态反应[2]。再者,我国药物资源丰富,但由于历史原因,同名异物、同物异名现象很多,导致品种复杂混乱,原料药材的质量问题便也往往引起参麦注射液生产质量问题[3]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